首页

套路直播若依s

时间:2025-05-25 16:46:55 作者:苏丹政府批驳美国制裁 称其“政治讹诈”和“歪曲事实” 浏览量:22457

  《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公布,9月1日起施行

  阳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厚培投资兴业沃土

  近日,《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称《条例》)获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2024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释放了什么信号?将为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好?

  8月19日下午,阳江市召开《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条例》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主要内容以及亮点,介绍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彰显阳江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倾力打造“绿能之都、海丝名城”的信心和决心。

  擦亮营商环境品牌

  打造“效率阳江、服务阳江、诚信阳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阳江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认真落实阳江“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的定位,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打响“效率阳江、服务阳江、诚信阳江”品牌,为推动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提供有力支撑。

  阳江将2024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年”,制定了《阳江市营商环境年总体方案》,提出“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行动目标,要求出台“一个条例”,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立法工作。阳江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将《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聚焦市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条例》立法进程。

  经过立法调研、专家论证、座谈协商,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专家学者、有关部门等的意见建议,2024年8月1日,《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公布,定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凝聚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是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强化法治保障

  以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高水平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阳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城、珠西都市圈重要一员,正处于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有效释放的关键期。

  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进”;以营商环境之新跃升,服务保障综合实力之新跃升,是阳江市委着眼全局、把握大势作出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围绕市场主体需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对标大湾区发达城市,阳江市在政务服务质效、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急需通过立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阳江在当下为营商环境立法,背后蕴含三层深意。

  与上级部署要求高度契合之“策”。2019年10月国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2年6月我省出台《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开展营商环境立法,有利于结合阳江实际,更全面系统地贯彻上级部署要求,推动各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以法治之力蓄发展之“势”。当前,制约阳江市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壁垒并没有完全消除,通过立法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发挥立法规范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加快打造与大湾区“同标高”“零距离”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要素资源向阳江汇集,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以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之“强”。通过法治手段明确相应的改革措施和解决路径,进一步破解当前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从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具有重要意义。”阳江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何寰说。

  以问题为导向

  广开言路推动高质量立法

  《条例》立法工作始终在阳江市委的领导下进行,凝聚了多方智慧。

  去年10月,经阳江市委研究审定,《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拉开了《条例》立法的序幕。

  阳江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条例》调研、立项、起草、审议等工作情况汇报,就立法原则、方向和重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讨,作出部署安排,确保立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直接。

  阳江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部署要求,广泛邀请企业家、人大代表、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基层以及相关单位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阳江的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有些部门的行政审批效率不够高,企业申报流程比较繁琐。”一次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回,直指该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短板弱项。

  围绕市场主体关心关注,阳江市发展改革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条例(草案)》;阳江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提前介入,组织相关人员到广州、深圳、佛山等先进城市考察学习,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与起草单位反复研究磋商,安排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接联系有关部门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保证立法质量。

  同时,依托全市44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3个基层立法联络单位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常态化、便捷化收集代表和群众的心声意愿,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确定专门人员全过程跟踪配合立法。

  “《条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阳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邱丽奋介绍,为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着力点、切入口,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开展市内外调研、征求意见20多次,直抵基层、点面结合、精准翔实,创造了阳江市单项法规调研总量之最。

  几上几下、反复修改。立法过程中,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共收到281条意见建议。经过一遍遍推敲、论证、研究,一次次修改、丰富、完善,《条例》于2024年6月14日在阳江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7月31日获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坚持精准施策

  激发创新活力内生动力

  翻开《条例》,共三十七条,条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惠企政策、项目用地保障、融资支持、智慧政务、信用惩戒与恢复等内容,反映了社会关切,回应了社会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立法将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等要求,以及阳江“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的定位写入《条例》,意义深远。

  “《条例》突出与改革相衔接,把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规制度进行了固化,将目前尚无上位法规定,但符合改革方向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条,也对如何解决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问题通过立法作出规定。”邱丽奋表示,对市场主体来说,《条例》就像一颗“定心丸”。

  《条例》规定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改变了过去要拿到项目整体施工许可证才能动工建设的传统模式,可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和减轻资金压力。阳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林进豪表示,这一创新举措为实现分期验收提供更加有力保障,有助于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此外,《条例》规定了建立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清单,推动从刚性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避免企业因轻微违法背上“信用污点”,影响后续发展。

  《条例》体现了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如第十条,创造性地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指定专门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投资项目,及时协调并帮助解决项目审批、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相关问题。第二十条规定了跨层级跨部门事项集成办理等,在确保流程规范的基础上,将事项减到最少、流程精到最简、效率提到最高。

  《条例》第七条颇具阳江特色,明确加强对漠阳文化的保护和宣传,营造鼓励创新和亲商重商安商尊商的文化氛围。

  为激励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条例》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激励与容错机制,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

  这些举措,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温度。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说,《条例》提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法建立统一的市场管理容错机制,给行业发展留足空间,让创业者感到满满的暖意。

  有效推动落地

  让市场主体有实在获得感

  一部法规的生命,在于实施。

  在《条例》制定过程中,阳江市还相继出台了《阳江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办事指南》《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餐饮服务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试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障《条例》顺利落地施行。

  阳江市是全省“一网通办2.0”试点地市。在阳江市政务和数据局局长黄铁坚看来,《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将该市政务服务数字化创新举措与经验固化为制度规则,以立法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的规范提升,促进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沃土”。阳江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谢彦举认为,《条例》的实施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阳江。

  “作为落户在阳江的企业,有这样一部为营商环境而立的法规,我们觉得信心更足了。”广东龙马重工集团综合办主任乔友顺说,《条例》提出的一次申请、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政务服务,有助于企业办事减时长降成本。

  如何推进《条例》落地见效?邱丽奋表示,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贯彻工作,提升《条例》影响力和知晓度,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专项督察、日常检查和第三方监督,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贯彻实施。

  “《条例》针对我市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的短板指标,研究制定相关具体举措,符合阳江实际。”阳江市司法局副局长郑树荡表示,市司法局将强化执法监督,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制度,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

  阳江市各地各部门将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推动《条例》落地见效,让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把“效率阳江、服务阳江、诚信阳江”品牌擦得更亮。

  撰文:费先霞 张影 陈思捷 李孔青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去银行买金饰,为什么流行了?

7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我国南北方均有强降雨出现,监测显示,福建东部、台湾岛东南部、广东中北部和东部、广西东北部、江西中西部、湖南东部、湖北中东部及山东中南部、辽宁东部和西南部、吉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湖南郴州、株洲、衡阳和江西九江等局地特大暴雨(250~431毫米)。

专家学者研讨工商业与人权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实践

南京4月22日电(田敏 周莹 王宇)“开捕!”21日,江苏省盱眙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内,50条捕捞船争相竞发,100名虾农头戴斗笠,在水中麻利地收笼、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第一网龙虾出水,2024年盱眙龙虾抢“鲜”上市。

国防部:中国军队将承办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七届亚洲会议

江豚,因其胖胖的身体又被俗称为“江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水域中,常在水中上游下蹿。作为社会性动物,它们以声音作为沟通的重要手段,在水中嬉戏、交流、觅食。鱼类在它的“菜单”里排首位,如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此外,虾和乌贼也是它喜爱的“小菜”。

习近平会见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

一般来讲,只要纳税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都需要办理年度汇算。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分为以下几类:

31座桥梁全面贯通 四川乐西高速九口至昭觉段预计年底建成

近年来,宁德市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2023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53亿元,增速连续6年全省第一,年均增长达18%以上;四大主导产业产值5806亿元,荣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挺进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